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朝阳南大街2266号 13280217160 contemplative@mac.com

新闻动态

付政浩:篮协年入 1.3 亿存款 3.3 亿,归化外援应自掏腰包

2025-06-18

近期,篮球媒体人付政浩针对中国男篮归化外援的资金问题提出尖锐观点,引发行业热议。他指出,中国篮协目前账户存款高达 3.3 亿元,且每年从 CBA 联赛营收中稳定分成超 1 亿元,完全有能力承担归化外援的费用,而非将成本转嫁至俱乐部。这一主张直击当下归化政策的核心矛盾 ——国家队成绩提升与俱乐部经济压力的失衡。

贝斯特-全球最奢华的游戏平台

一、篮协财务实力:数据与争议

根据付政浩披露的信息,篮协的财务状况堪称 “殷实”:

付政浩:篮协年入 1.3 亿存款 3.3 亿,归化外援应自掏腰包
  • 稳定收入:CBA 联赛每年为篮协贡献超 1 亿元分成,这一数字在职业体育联盟中已属可观。
  • 高额存款:截至 2025 年 6 月,篮协账户现金储备达 3.3 亿元,远超其他体育协会(如足协同期负债 12 亿元)。即便扣除青少年赛事等必要支出,篮协仍具备充足的资金灵活性。

不过,这一数据也引发争议。有观点认为,篮协存款包含赛事筹备、青训发展等专项基金,需专款专用。但付政浩反驳称,归化外援本质上是国家队战略行为,理应由篮协从自有资金中支出,而非让俱乐部 “买单”。

二、归化政策困境:俱乐部的 “不能承受之重”

当前归化政策的核心矛盾在于成本分摊机制。以广厦队归化小外援布朗为例,若俱乐部承担费用,将对民营俱乐部造成沉重负担。付政浩强调,CBA 中 70% 以上的俱乐部为民营企业,在房地产行业下行、母公司 “断血” 的背景下,要求其额外承担归化成本极不合理。

此外,政策设计也存在矛盾。篮协虽出台《入籍篮球运动员管理办法》,但明确要求 “血缘优先”“拒绝双国籍”,且未提供资金支持,导致多数俱乐部持观望态度。付政浩认为,若篮协真心推动归化,需拿出实际行动:“要么放宽政策限制,要么直接掏钱,不能既提要求又甩锅”。

三、破局之道:“为国养士” 与市场化平衡

付政浩建议,篮协应借鉴日本 B 联赛经验,通过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双管齐下推动归化。例如:

  1. 资金兜底:从 3.3 亿元存款中划出专项基金,按归化球员实力分级补贴俱乐部,减轻其经济压力。
  2. 政策松绑:放宽归化球员国籍限制,允许俱乐部引入具备 “强解能力” 的顶级外援(如山西队古德温、南京队戴维斯),并优先输送至国家队。
  3. 长期规划:将归化与青训结合,避免 “一次性买卖”,通过联赛培养本土与归化球员的化学反应。

这一思路得到部分俱乐部支持。有业内人士指出,若篮协能承担 50% 以上的归化成本,至少 60% 的俱乐部愿意尝试。

结语

付政浩的观点揭示了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中的深层矛盾:国家队成绩提升需以联赛健康发展为基础。篮协坐拥 3.3 亿元存款却不愿为归化 “买单”,本质上是对市场化原则的背离。未来,唯有通过财务透明化、政策灵活化、成本共担化,才能实现 “为国养士” 与俱乐部利益的双赢。正如付政浩所言:“归化不是‘摘桃子’,而是需要各方共同培育的‘果树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