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世俱杯 G 组首轮曼城 2-0 击败卡萨布兰卡维达德的比赛中,第 88 分钟发生的一次争议判罚成为赛后焦点。曼城后卫里科・刘易斯在与对手前锋塞缪尔・奥本格的拼抢中,虽然先触到球,但后续收脚时鞋钉不慎蹭到对方下巴,主裁判拉蒙・阿巴蒂直接出示红牌将其罚下。这一判罚引发了双方教练的激烈交锋,也在舆论场掀起轩然大波。
瓜迪奥拉:判罚对年轻球员有失公允
曼城主帅瓜迪奥拉赛后情绪激动地表示:“刘易斯的脚几乎贴在草皮上,这是一次完全正常的拼抢动作。他先拿到了球,后续动作是惯性使然,没有任何恶意犯规的意图。” 他特别强调刘易斯的性格:“他是我见过最温和的球员,我甚至经常提醒他作为后卫需要更凶狠一些。这次碰撞纯属意外,裁判显然不了解他的为人。”
贝斯特官网入口尽管国际足联最终维持了三场禁赛的判罚,瓜迪奥拉仍坚持认为处罚过重:“换作其他类型的球员,我能理解判罚,但刘易斯的过往记录足以证明他的职业素养。如果官方要通过严惩来彰显执法力度,我们只能接受并继续前进。”
米克尔:裁判做出了正确决定
前切尔西中场约翰・奥比・米克尔则在 Channel 5 的采访中明确支持裁判判罚:“关键在于他虽然触球,但抬脚动作过高,鞋钉直接接触到了对手面部。从回放来看,这个动作具有明显危险性,裁判的判罚没有问题。” 他认为争议的核心在于动作本身的危害性,而非是否先触球:“足球比赛中,保护球员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。即使先赢球权,危险动作也应受到严厉处罚。”
事件影响与舆论分歧
此次判罚直接导致刘易斯缺席曼城接下来的两场小组赛。瓜迪奥拉无奈表示:“这对我们的阵容深度是个打击,但我们必须调整心态。禁赛或许能让他为赛事后期或下赛季英超储备体能。” 而曼城球员尼科・奥赖利透露,刘易斯本人对判罚感到愤怒,认为自己遭到误判。
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同样两极分化:部分球迷认为 “鞋钉触脸属于危险动作,红牌合理”;另一部分则指出 “先触球且无恶意,判罚过重”。前英格兰裁判负责人基斯・哈克特分析称,在国际足联裁判体系下,裁判为避免误判风险,往往倾向于直接出示红牌。
这场争议不仅凸显了足球规则中 “危险动作” 的模糊界定,也折射出教练与名宿在判罚理解上的立场差异。随着曼城晋级世俱杯淘汰赛,刘易斯的缺席将如何影响球队后续表现,或许会成为比判罚本身更值得关注的焦点。
